據海關統(tǒng)計數據,2022年6月我國進口棉花約16萬噸,同比增長約4.4%,延續(xù)5月份棉花進口量同比增長的勢頭(5月份同比增長5.22%);而2022年1-6月我國進口棉花總量同比下降約26.1%,2021/22年度(2021.9-2022.6)我國進口棉花總量同比下降約39.8%,5/6月單月進口量同比不僅“由負轉正”,而且大幅彌補前期進口量不足。
為何6月份我國棉花進口量同比繼續(xù)強勁反彈?業(yè)內分析主要有四點:
一是6月中旬至月底ICE棉花期貨大幅跳水(主力12月合約從126美分/磅跌至91.20美分/磅,下滑34.80美分/傍,跌幅達到27.62%),因此一定量的棉紡織企業(yè)、中間商ON-CALL點價合同迅速成交;二是當ICE期貨主力合約下破95美分/磅甚至100美分/磅,部分買家存在抄底操作;三是受ICE盤面暴跌及2021/22年度進入尾聲,1%關稅下的外棉直接進口成本與港口清關棉報價倒掛幅度迅速收窄甚至接軌,再加上6月份港口人民幣報價資源比較少,因此貿易商、大中型紡企保稅棉通關熱情持續(xù)恢復;四是美國政府6月21日起對新疆棉進口禁令全面升級,一些接美國、歐盟出口訂單的外向型企業(yè)、代工廠做為剛需,不得不通過采購外棉或進口外紗來解決問題。
青島某棉花進口企業(yè)表示,預計7月份我國棉花進口量仍將延續(xù)同比增長趨勢,除了ICE下跌觸發(fā)部分買盤外,進口棉紗與國產紗的倒掛幅度始終在3500-4500元/噸,難以有效縮窄也是導致棉紡廠更傾向于直接采購進口棉紡紗的主要因素。另外,相較印度棉紗、巴基斯坦棉紗、越南紗,采用美棉、巴西棉、澳棉紡紗合同的議價空間更大。(來自中國棉花網)
|